体育之光,让残疾人勇敢追梦,让自信唱响金陵

2025-10-23 10:39:57

体育之光,让残疾人勇敢追梦,让自信唱响金陵

9月8日,历经12天的巴黎残奥会落下帷幕,来自南京市的蔡秉辰和左彩云分别获得男子铅球F33级冠军和女子标枪F34级亚军的好成绩,蔡秉辰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家乡增添了光彩。

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南京市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影便持续出现在乒乓球、举重以及田径等多个残奥项目上,涌现出张海东、傅桃英、胡丹丹、李倩、蔡秉辰等一大批“世界冠军”。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运动员活跃在世锦赛、亚残运会和全国残运会赛场上。回眸二十年,一代代残疾人运动员传承接续,续写着“如何让体育向更多残疾人开放共享”的时代答卷……

二十年征战,残奥精神之火永不熄灭

此次获得巴黎残奥会铅球F33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的小将蔡秉辰,是街道残联在上门走访时被工作人员发现的一个“好苗子”。在小蔡的家里,工作人员看到了小蔡积极参加运动的照片,也从蔡妈妈那里了解到了孩子最喜欢在运动中释放自己,再加上“手长腿长”的天然优势,经过区残联的推荐,小蔡参加了市残联的集训,并逐渐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

当前,基层残联发现选送、培养提高、省级集训参赛、国家重点培养的四级联动训练体系,是残疾人运动员成长的主要路径。多年来,南京市残联认真总结运动员选拔、培养、科学训练等多方面的经验,持续加大保障力度,努力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脱颖而出。此外,市残联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依托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活力残疾人之家”以及聚宝山体育公园中的残疾人运动体验中心,举办了一系列体育类活动,让残障人士得以强身健体,增长自信,平等、快乐而有尊严地融入社会生活。

亮点频现,残疾人体育事业多元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工作,坚持残疾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康复体育协调发展。通过实施 “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把各街道、社区相关体育设施、设备和体育健身指导员等资源充分整合,动员和组织残疾人参与多种形式的健身锻炼和活动。“十三五”以来,南京市已创建24个“残疾人康复体育示范机构”,发放2万个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包,有力推动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去年4月,“残疾人运动体验中心”在聚宝山体育公园启用,这是全市首家以残疾人文化体育为主题的运动体验中心。在全国特奥日和第14届残疾人健身周,各区残联精心策划健身操、趣味运动会、康复课程学习等各种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今年10月,还将举办2024年南京市残疾人体育竞技人才选拔暨残疾人田径比赛,推动残疾人健身周落细落实。

以体育为“桥”,让身体和情感“动起来”

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残疾人之家”,20多位残疾人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工作人员徐同玲毕业于体院,平时的工作之一便是为学员制订运动计划,带着大家一起把身体“动起来”,把思想“动起来”,把情感“动起来”。一位学员患有多重智力问题,还有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全身都是鼻涕。经过跑步锻炼,他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小伙子不仅变干净了,还乐于参加户外运动,性格也更加开朗,和大家的相处也更为融洽。

在今年的“全国特奥日”,六合区雄州街道银杏树“残疾人之家”组织了一场小型特奥日运动会,内容涵括康复健身、象棋、乒乓球等多类项目。在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套圈、投篮、桌上冰壶、飞镖、太空漫步等多个适合残障朋友参与的趣味运动项目轮番上演。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残联联合区肢残人协会举办的特奥趣味运动会,设置了旱地冰壶团体赛、趣味沙包、投篮竞赛和桌上足球四个比赛项目。高淳区月亮湖“残疾人之家”则通过踩气球、单手翻杯子等竞技娱乐活动,让残疾人在欢声笑语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赛场上、在生活中,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逐步增大,我市将不断完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让自信唱响金陵……(南京日报 向金莉 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