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 this post
国际滑联近日在瑞士召开2025至2026赛季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选站会议,并正式公布了分站赛赛程及参赛名单。在国际滑联公布的新赛季大奖赛参赛名单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双人滑冠军、中国名将隋文静/韩聪赫然在列。报名信息显示,两人将携手亮相中国杯以及日本站的比赛。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夺冠后,两人久疏赛场再也没有搭档出战,此番复出,他们的表现令人期待。
北京冬奥会后一度远离冰场
【本报讯】中国花样滑冰协会确认,曾斩获北京冬奥会双人滑冠军的“葱桶组合”将搭档出战2025至2026赛季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11月北京站)及日本站(NHK杯),向2026年米兰冬奥会发起冲击。
《北京青年报》报道,2007年,12岁的隋文静和15岁的韩聪在哈尔滨冰场初次搭档。当时的隋文静正处于发育期,身材圆润,被冰迷们昵称为“桶妹”;而韩聪的名字谐音“葱”,于是这对组合被称为“葱桶组合”。这个看似玩笑的昵称,却伴随他们一路成长,从青涩少年到世界冠军。两人携手曾多次获得世青赛冠军、四大洲锦标赛冠军,并两次获得世锦赛冠军。2018年,两人在平昌冬奥会上摘银。2022年,隋文静和韩聪在北京冬奥会上以完美表现赢得了双人滑金牌,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北京冬奥会夺金后,隋文静、韩聪一直处于休整状态,进入职业生涯的新阶段。尽管“葱桶组合”不再征战赛场,但两人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为中国花滑贡献力量,他们的角色也从赛场传奇转向幕后传承,成为花滑界的佳话。
隋文静先是在北京舞蹈学院访学一年,系统学习敦煌舞、水袖舞等中国传统舞蹈,提升艺术表现力。随后,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23年韩聪宣布因伤退出米兰冬奥会周期的所有赛事。他坦言,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经过一年半的康复治疗,恢复情况不足以支撑自己再次回到赛场,未来将会继续以其他身份为花样滑冰事业奋斗。随后,韩聪被任命为国际滑联单双人滑技术委员会运动员委员。此外,韩聪于2023年加入清华大学体育部,负责滑冰课与花样滑冰课教学。
因中国双人滑后继无人再次营业
正当外界遗憾两人都深受伤病困扰,无法重现赛场时,去年12月,隋文静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将重返训练场,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这一决定瞬间点燃了冰迷的热情。隋文静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准备,在团队的帮助下,自己已恢复训练并投入到备战中,希望未来能够展现出更多作品。
《北京青年报》报道,但复出之路绝非坦途。为了以最佳状态重返赛场,隋文静制定了严密的训练计划。她坦言,最初的恢复训练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需要从零开始组建专业团队。她说:“一开始我是一个人,要去找到自己的团队,希望能够一起进步。现在的良好状态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鼎力支持,特别感谢大家,在需要的时候都来支持着我往前走。”因为当时韩聪还未复出,隋文静暂时与25岁的新搭档李泽恩合作。
广州《羊城晚报》报道,不过最近,国际滑联官网更新信息,确认隋文静与老搭档韩聪重组——这对“全满贯”组合的回归,既是粉丝的呼声,也是中国花滑队的战略选择。
此前中国双人滑在2025年世锦赛未达最低技术分,导致无人参赛,拉响了中国在双人滑项目上的警钟。为了能有一对双人滑选手冲击米兰冬奥会,“葱桶组合”再次“营业”,不过韩聪在复出前因腰部手术长期休养,隋文静也即将迎来30岁门槛,两人均面临年龄与伤病的双重考验。
根据计划,两人复出后,若未通过其他途径锁定资格,需参加9月的米兰冬奥会资格落选赛,其后11月的中国杯与日本站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大奖赛总决赛资格及冬奥备战信心。
尽管“葱桶”的复出让中国花滑看到希望,现实挑战却不容忽视:两人均需要克服身体的伤病困扰:隋文静曾经历右脚骨折、双踝手术,韩聪的腰部旧伤需严格管控训练强度,如何在竞技需求与身体负荷间找到平衡,是两人需要克服的课题。
不过从平昌的银牌到北京的巅峰,再到如今的“二次出发”,“葱桶组合”的故事早已超越奖牌意义。能够再次站上冰场,就是对热爱最好的回应。
但对于中国花滑来说,“葱桶组合”复出虽然缓解了米兰周期的燃眉之急,但如何解决梯队建设薄弱的问题,依然刻不容缓。
最新发布